找到相关内容2566篇,用时2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法与生活——素全法师访谈实录

    佛法从来就不反对,希望更多的人更快乐的生活,社会和谐,家庭更和睦,这是我们佛法最倡导的,我们“福田”,什么叫福田?就是终生都能够有快乐的生活嘛,少病痛,少烦恼。   主持人...怎么回事。所以说我觉得我们有责任,我们出家人首先有责任怎样去引导居士,怎样去生活,怎样去面对生活,没有这种和谐的生活,没有这种和谐社会环境,也就没有佛法生存的基础。   主持人:那么华老师,您作为一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90471448.html
  • 刘逢军养生感悟100条

      64、现在是一个竞争,把所有的秩序都打乱了,把人引入了魔道。竞争是什么?竞争就是把人们引入无限的贪欲世界。你一方面提倡竞争,一方面又谈什么构建和谐社会,这不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吗。   65、...。那它离消失、灭亡就不远了。你看,当今社会,领导们都不喜欢制约,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贪污受贿,其结果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阴和阳就是如此。大自然中,一个事物的出现,总有另它产生的因素,但同时总会出现...

    刘逢军

    |养生|防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4/20235073469.html
  • 弘扬佛教优良传统 共创和谐新世界

    净化人类的心灵、制止和消除人类的暴力行为,发扬和平精神推动着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进程。佛教的这些优良传统传播到中国后,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更加增强了中华民族彼此的认同感。这些优良传统在促进社会...一方面来促使我们各自摈弃私见私欲,以博大的胸怀,视他人为已,视万物与我为一体,从而去共同维系社会和谐。 四、感恩报恩 文明和谐 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无不产生自因与缘的结合。此物同时也是另一物...

    李玉玲

    |弘扬佛教优良传统|共创和谐新世界|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03873892.html
  • 明记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

    佛法传授给寺院以外更多的人。僧俗配合,在佛法的引导上更加系统、完整,以便让更多的人一起来修学佛法,利益他们,利益他们的家人,利益他们的亲戚朋友,造福社会和谐社会。这是佛法真正价值之所在,也是...我们的生命还要珍贵。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我们没有学佛法,有可能会在世间做不少坏事、错事,对自己、对别人、对国家、对社会都是不好与无益的。反过来说,自己学了佛法以后,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别人、帮助社会,通过...

    学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42477361.html
  • 佛学问答——惟贤长老答

    不要灰心,不要怕,最重要的是随时随地多培善因,不要管哪个年,什么难关都冲得过! 62、《易经》是讲占卜、八卦的吗? 答:《易经》是中国古代的哲学,道家哲学和儒家哲学都发源于《易经》。现在提倡和谐社会,...大师思想体系的形成是在比较动乱的年代,那么在现代的社会应如何发扬? 答:太虚大师在动乱的时期,能够坚持信仰,一是坚持佛教优良传统,二是能够适应时代,提出佛教的革新,不管在学术方面、思想方面、僧制方面,...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4878881.html
  • 第二届“当代中国宗教论坛”论点述要

    等方面的制度性缺陷,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宗教工作职能向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转化的能力,在基督教管理上容易陷入非左即右的非良性循环。构建和谐、健康、有序的宗教生态,要有和而不同的新思维,要用开放的眼光拓展中华文化。要有传统继承与创新、礼失求诸野的文化开放精神,也要有本土情怀、区域网络和全球视野。宗教文化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其着力点在于充分发挥宗教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正功能,尽量避免因宗教问题而引发社会的...

    曾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73781121.html
  • 缘分 ·功德·共同体——佛教信仰的私人性与社会性

    这样一种制度或组织的基础上,提供了佛教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业、公共生活以服务于“和谐社会” 建设的途径,同时也为在此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为构建佛教社会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上的可能。   中国佛教以丛林...方便。然而,信仰规范和社会伦理的问题,不能仅局限于个人的解脱;众缘和合的和谐世界,也需要一个现代社会制度的外在形式方能落实。因而,上面所提到的当前出现的各种以共同分享佛教信仰的共修形式及其实践,可以使...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592982652.html
  • 生死“认命”与生死智慧

      生死“认命”与生死智慧—郑晓江   生死问题是每一个人都必然要遭遇的重大问题。在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在突显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键...,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建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走出生命的误区,创造生命的价值与辉煌,并能够正视死亡现象,预防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如是,世界因此而更美好,社会也因此而更和谐。   说生死问题是人类存在...

    郑晓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72384687.html
  • 中国宗教问题

    崛起,要谈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这其中也包括宗教方面的问题。搞清这些方面的问题,我们才能谈得上如何解决,这就是我今天要谈这个问题的引子。   首先,向大家...人权的体现,应该落到实处。对于政府来说,要强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怎么解释呢?宗教局的解释是“既要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又要规范宗教事务管理”,好像很公允,但着眼点是什么呢?是要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刘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041485342.html
  • 契理契机与人间佛教的未来

    90年代以来,教育、环保、慈善成为佛教界面向社会的三面旗帜,佛教与社会相适应、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得到了佛教界的积极响应,举办大学生夏令营、僧教育吸收高等教育的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慈善活动、...的结果。对人间佛教的未来发展的构想,须立足于人间佛教如何应对当代以及未来社会之“机”而生发出契合佛教之“理”,并引领佛教信众的实践活动。   一、契理契机——现代人间佛教运动兴起的理论基础   ...

    俞学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90285667.html